题记:这是一场被历史记载却鲜有人关注的战争。史书中对它的描述寥寥几笔,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正是因为它犀牛配资,北方突厥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打击,为后来彻底击败突厥、巩固北部边疆发挥了关键作用。
开皇二年五月,北方强大的突厥部落首领沙钵略可汗,率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大隋发起进攻。他们从西北、正北和东北三个方向同时出击。我们这次讲述的主要战事,发生在西北战场,至于正北和东北方向的战况,暂且不提。
西北方向的多座城镇,在突厥部队的猛烈攻势下纷纷陷落。突厥军成功攻破了木峡关和石门关两大关隘,这两处关隘当时属于平凉郡,现今位于宁夏固原市附近,距离隋朝京城长安相当接近,形势危急。
西北战局紧迫,隋文帝立刻派遣内史监虞庆则为主帅,率军飞抵弘化郡,即今天甘肃庆阳地区,负责抵御突厥进攻。
关于这次出征,虞庆则具体带了哪些将士,史料未详。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主角达奚长儒一定随军出征。达奚长儒是名闻遐迩的猛将,曾在西魏时期平定蜀地,北周时击溃南陈援军。杨坚任丞相期间,他协助剿灭叛军王谦,这些功绩只是冰山一角,足见其卓越的战功。
展开剩余77%虞庆则抵达弘化后,可能出于试探敌情的考虑,派遣达奚长儒率领两千骑兵先行出击。达奚长儒没想到,迎面而来的竟是沙钵略亲率的突厥主力。
客观来看犀牛配资,突厥军队在这场遭遇战中占据明显优势:首先,兵力悬殊,突厥约有十万骑兵,而隋军只有两千人,比例接近50:1,胜算微乎其微;其次,心理上突厥军更占上风。彼时突厥势力如日中天,势力范围涵盖今日俄罗斯、蒙古及西亚大片区域。北周和北齐对峙时,突厥掌控两方大权。那时沙钵略的叔叔他钵可汗曾说:“只要我在南边有两个孝顺的儿子,何愁没有天下?”由此可见,突厥一直轻视中原军队。
沙钵略见到达奚长儒率领的部队,兴奋异常,带着兄弟兵如猛虎出笼,想趁机痛快战斗一场,确信这批隋军很快就会被歼灭。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达奚长儒沉着冷静。史书记载:“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且战且行。”虽然描述简略,但可见他采用了灵活阵法,指挥部队反复聚散、坚守阵地。
结合其他史料中的阵法记载,隋朝常用“方阵”对抗突厥骑兵。此阵由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战车与步兵交错排列,周围插满削尖带枝的树木(鹿角),骑兵驻守中央,形成坚固防御,抵御突厥骑兵冲击,同时等待机会反击。
这种方阵强调防守,著名史学家胡三省评价道:“此古法也,虽卫青、刘裕未之能易也,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者也。”名将杨素也称其为“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
从达奚长儒“且战且行”的作战方式看,他极有可能使用了移动方阵,即在激战中布置鹿角阻敌,步兵顽强抵抗,若阵线被冲破,则迅速后撤重组,保持战斗力。
面对隋军坚决抵抗,沙钵略起了轻敌之心,没想到隋军竟能连战三天三夜,史书称:“转斗三日,昼夜凡十四战,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骨见,杀伤万计。”战斗惨烈至极,兵器损坏,士兵用石头投掷,石头用尽后,竟以拳头近身搏斗,血肉相搏,坚韧不屈。
达奚长儒更是身先士卒,身负五处重伤,其中两处为贯通伤,依然指挥若定。
突厥军被隋军顽强抵抗击溃,最后一次冲锋失败后,只得烧毁战死战友尸体,悲痛哭泣,仓皇撤退。
突厥素以英勇著称,视战死如荣,为纪念亡魂,常火葬并立石碑记录战况,但这次他们却不知如何记录这场苦战,或许达奚长儒的英勇形象,已深深刻在他们心头,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
此战突厥损失万余人,隋军则仅存不足二百,达奚长儒一战成名。
这场名为“周槃之战”的战事,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冷静来看,史料的真实性也受质疑。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注释时表示怀疑:“五兵咸尽,士卒奋拳击虏,以言死斗则可;若虏以全师四面蹙之,安能免乎!”意思是怀疑史书记载过于夸张。
那么战争真相究竟如何?我认为战争确实存在,且以少胜多,但并非史书中描述得那样夸张。由于缺乏更多资料,只能从细节推测。
首先,突厥兵力可能被夸大,未必真有十万。隋朝开国之初,北方被突厥压制,民众对突厥心存畏惧,这种心理类似现代足球迷对日韩球队的“恐韩症”、“恐日症”。达奚长儒取得辉煌胜利,自然需要大书特书,利用强烈对比夸大敌我差距。
其次,达奚长儒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弘化即今甘肃庆阳,周槃距离不远。庆阳地势较高,隋军有利于据高地作战,迫使突厥军仰攻,骑兵冲锋难以发挥优势,敌军甚至可能遭受隋军近距离的泼水、投掷,极大限制了突厥骑兵机动性。
周槃之战确立了达奚长儒的名声,但也令他身受重伤,三年后死于荆州总管职务上。
这场辉煌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失职者——他的上司虞庆则。周槃距弘化不远,虞庆则必定知晓前线危急,但他却未派援军。史书未明说原因,但推测其当时遭遇军心涣散大问题。
虞庆则率军抵弘化正值寒冬,甘肃冬季气温极低,士卒多被冻伤,手指冻掉者达千余人。如此恶劣环境下贸然增援,恐怕只会送死,或许他只能无奈采取“丢车保帅”的策略。
这场战争重创突厥士气。虽同期可能有其他战事,但史书未详。周槃之战后不久,突厥大军撤退,虽然未完全崩溃,却已认清大隋不可轻视。此役隐约动摇了突厥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突厥不会善罢甘休,必然卷土重来。这次开皇二年的交锋,实际上是双方的首次试探犀牛配资,揭开了后来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发布于:天津市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