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房子还能不能碰了?尚红网
说实话,风向真的变了,过去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房奴时代,可能真要翻篇了。
但有个事儿得搞清楚,全国80%的房子,正站在最后一波市场浪潮里,接下来会有一轮彻底的降息和政策洗牌,看懂的人少亏百万,看不懂的恐怕要踩坑。
一、房奴时代终结,背后是人口和房子的双重变局
为什么说房奴要成历史?根本原因就两点:人少了,房多了。
幼儿园一家家关停,年轻人数量断崖下跌,未来10年还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干活的人越来越少,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需求端彻底萎缩。
房子过剩已成定局,全国早就建了6亿套房屋,商品房超5亿套,足够装下30亿人,当供需关系反转,房子从稀缺资产变成过剩负担只是时间问题。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房价连跌两三年,表面是市场冷清,实则是结构性躺平,大家不再把房子当财富核心尚红网,而是琢磨着怎么避坑。
二、最后一波机会,80%的房子面临大洗牌
当前的政策信号非常明确:分化正在加剧
压降老破小价格,政策要求租金除以房价必须超3.5%,达不到就得继续降价。手里有租金上不去的老破小,趁早出手,否则未来不是反弹,而是跟着利率一路贬值。
政府低价收房,用房票收购存量房,打包收益建保障房,一举解决去杠杆、去库存、保租金、补财政四大难题。
房企生死洗牌,百强房企中,负债率高、资产差的已被新资本势力取代。1万亿政策支持看似救市,实则是加速分化,优质资产才有活路。
市场分化的另一端,是年轻一代购房观念的彻底转变。
90后群体中,越来越多人选择租房而非购房尚红网,即使面对首付下调、贷款优惠、购房补贴等政策诱惑,他们的理由直白而清醒:给贷款再减息也不想被房子锁住”。
这种态度背后有坚实的数据支撑,2024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54万,65岁以上老人占比突破19.8%,适龄购房群体持续萎缩,未来十年,新增购房的年轻人将减少2800万。
当95后开始用租房结婚对抗高房价,当煤老板从囤房转向囤黄金,这个承载着国人财富信仰的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估。
手握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占全国城镇家庭总数的42%,他们正站在风暴中心。
持房成本飙升首当其冲,房产税试点范围2025年进一步扩大,政策明确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将被征税。在一线城市,按房产评估价的1%征收,500万的二套房每年需缴纳5万元税款。
资产大幅缩水,东北部分城市房价从2021年的1.2万/㎡跌至2025年的6500/㎡,跌幅超40%,连上海、深圳中心区房价也从峰值下跌30%以上。
最致命的是流动性枯竭,市场从卖方转向买方后,购房者变得极为挑剔,户型差、楼层低、无学区的房产首当其冲被淘汰,很多家庭陷入两难:继续持有意味着持续亏损,大幅降价抛售又心有不甘。
房产价值的重估大潮中,一个时代正悄然落幕,当房子剥离金融外衣回归居住本质,当年轻人拒绝为钢筋水泥透支青春,房奴这个词终将成为历史书里的过时概念。
中信证券指出,房地产新周期开启的信号已经出现,但房价止跌还需政策临门一脚。
未来仅有10-20个人口净流入的核心城市具备长期价值潜力,而80%的普通房产将经历残酷的价值重估。
最后一波机会属于两类人:一是能识别核心资产的眼光者,二是敢于抛弃囤房暴富旧思维的勇者。
市场不会消失,只是回归本质,当房子不再是投机工具,居住价值才开始真正闪光。
这场洗牌之后,中国人才会真正理解李嘉诚七年前的忠告:房子的本质是居住,而非赌注。
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