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31日讯(记者杜伟)7月31日,枣庄市召开学生资助工作暨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韩梅向大家全面介绍枣庄市学生资助工作成效,解读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枣庄市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刘建武,枣庄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昆,薛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种法立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韩梅副局长介绍科创之星,枣庄市学生资助工作在上级部门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各学段学生资助标准,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集“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其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等)为共同借款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过25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2年,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今年,国家继续为符合条件的已毕业借款学生免除今年内应偿还的利息,本金可申请延期一年偿还。
2024年至今,枣庄市各级共发放学生资助资金2.7亿元,惠及学生29.79万人次;2024年全市为14739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金额达2.03亿元。
针对如何兼顾“全面覆盖”与“精准资助”的问题,韩梅表示,在“全面覆盖”上,构建了全学段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学段的基本资助需求得到保障;在“精准资助”上,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建立“靶向资助”机制,推广应用相关量化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核对家庭经济状况,并通过公开公示和监督检查确保公平公正。
关于助学贷款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刘建武介绍,首次申请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要携带各自身份证原件、户口原件,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或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以及通过相关系统提交申请后导出的《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等材料。续贷时,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受理点办理或线上申请,特殊情况需现场办理。今年现场集中受理时间为8月1日至9月12日,全市均设受理点,并有志愿者协助办理。
枣庄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昆介绍,学校以助学贷款为根基,打造覆盖“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全周期的资助模式,形成“全链条、多维度、发展型”的资助育人格局。通过优化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助学贷款与其他资助政策联动,完善多样化教育内容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薛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种法立介绍,薛城区积极践行新的学生资助模式,在物质帮扶和资助育人方面成效显著。在助学贷款工作上,创新全流程管理模式,累计帮助众多大学生圆求学梦。今年,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政策知晓率,优化流程打造暖心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此次发布会让枣庄市学生资助政策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将进一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科创之星,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